查看原文
其他

全球首款批准用于一线治疗的ADC- Adcetris

BiG专栏 BiG生物创新社 2022-09-21

作者 | 大道至简

全球首个用于一线治疗的ADC



Adcetris®(brentuximab vedotin,维布妥昔单抗,安适利®),由Seagen(原Seattle Genetics)原研,后来与Takeda联合开发。


2011年8月19日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首次批准,用于治疗霍奇金淋巴瘤(Hodgkins lymphoma,HL)和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(system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,sALCL)。


于2020年5月,获得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(NMPA)批准,正式进入中国。


2021年获欧盟批准,可作为CD30表达的sALCL一线治疗药物,也成为全球第一个用于一线治疗的ADC。


迄今为止,Adcetris®围绕cHL和sALCL,已经获批六个适应症,包括:


(1)联合环磷酰胺+阿霉素+强的松,一线初治的sALCL或其他表达CD30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(PTCL),包括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和未另行规定的PTCL;


(2)联合环磷酰胺+长春花碱+达卡巴嗪,一线初治的III期或IV期经典霍奇金淋巴瘤(cHL);


(3)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(ASCT)巩固术后有升高的复发或进展风险的cHL;


(4)接受自体HSCT治疗失败、或不适合自体HSCT且接受至少2种多药化疗方案失败的cHL;


(5)先前接受过至少一种多药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sALCL;


(6)先前已接受过系统治疗的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(pcALCL)或表达CD30的蕈样肉芽肿(MF)。


(Adcetris®,来源:Seagen)


Adcetris®为无菌、无防腐剂,白色至灰白色饼或粉末,规格为50mg/瓶。


根据体重、治疗情况调整用药,经复溶、稀释后静脉输注,用法用量如下:


(1)推荐剂量为1.8mg/kg,30分钟以上静脉输注给药,每3周1次。

(2)患者最多接受16个疗程的治疗,或者持续至疾病进展,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。


  • 第二代ADC的特点

作为第二代ADC代表药物,Adcetris®比第一代ADC更具优势。

第二代 ADC采用人鼠嵌合抗体、或人源化单抗代替鼠源单抗,即降低了免疫原性,又增强了肿瘤靶向性。此时,更多细胞毒性小分子被发现,作为ADC的毒性药物(有效载荷),更有效、活性也更高,而且第二代ADC采用的连接子也更加的稳定。总之,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上,第二代ADC优于第一代。

缺点是裸抗较多,这些未结合的单抗与偶联物竞争抗原结合位点,影响疗效。过高的药物/抗体比率(DAR),引起抗体聚集,清除加快,非特异性毒性增加等。

(Adcetris®结构,来源:Seagen)

Adcetris®由靶向CD30的单抗brentuximab和小分子毒性药物MMAE,通过二肽连接子偶联而成。

Brentuximab是由鼠抗CD30单抗cAC10的可变区与人抗体恒定区组成的嵌合IgG1单克隆抗体。

MMAE是一种天然的微管蛋白抑制剂,系Dolastatin 10的衍生物单甲基auristatin E,具有破坏细胞微管的作用。

连接子是一种对蛋白酶敏感的可切割的瓜氨酸-缬氨酸二肽(Val-Cit)。

为什么选择CD30靶点?



CD30在正常激活的T细胞和B细胞表面低表达、或不表达,而常常在霍奇金淋巴瘤(HL),和间变大细胞淋巴瘤(sALCL)细胞表面高表达。

这些特征,让CD30成为治疗HL和sALCL的理想靶点。即在靶细胞表面高度表达,在正常组织低表达,差异化的表达也减少了脱靶毒性。

因此,Adcetris®的作用机制是:偶联物随静脉输注进入体循环,通过brentuximab的靶向作用,富集于CD30表达的HL和sALCL细胞表面,经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作用内化。此时,连接子被胞内蛋白酶水解、释放毒性药物,MMAE与细胞质的微管蛋白结合,抑制细胞分裂、杀死肿瘤细胞。

每个brentuximab平均携带4个MMAE分子,其药物/抗体比率(DAR)为4,分子量约153kDa。

Adcetris®的临床研究和市场销售


2011年FDA基于以下两项临床试验研究,批准了Adcetris®。

在一项开放单臂多中心临床试验中,评价Adcetris®对自身干细胞移植后复发HL患者的疗效。研究共纳入102例患者,主要终点是客观缓解率(ORR)和反应持续时间。

结果显示,接受治疗的患者ORR为73%,反应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6.7个月。

(HL临床结果,来源:FDA)

另一项开放单臂多中心临床II期试验中,评价Adcetris®对复发性sALCL患者的疗效,纳入患者58例,试验的主要终点是客观缓解率和反应持续时间。

研究显示,接受治疗的患者ORR为86%,反应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2.6个月。

(sALCL临床结果,来源:FDA)

最常见不良反应(≥20%)有中性粒细胞减少,周围感觉神经病变,疲乏、恶心、贫血、上呼吸道感染、腹泻、发热、皮疹、血小板减少、咳嗽、呕吐,以及胃肠道不适、输液反应等。

2021年Adcetris®全球销售额13.06亿美元,仅次于全球最畅销的ADC——Kadcyla®。据Clarivate预测,2024年Adcetris®销售将突破20亿美元。

(2021年ADC全球销售/亿美元,来源:参考资料2)

在欧美国家,Adcetris®的定价是4500美元,约三万人民币一瓶,印度价格最低,约一万多人民币一瓶。

按照60kg体重的患者计算,每次使用约两瓶,每三周使用1次,一次的治疗费用大约在三到六万人民币左右。

接下来,我们选出几个同样针对靶点CD30的ADC产品,来看看它们的异同。

同类竞品


1.F0002-ADC


原研:复旦张江
靶点:CD30
抗体:人鼠嵌合单抗
药物/有效载荷:DM1(美登素生物碱)
连接子:SMCC(硫醚)
适应症:血液肿瘤、外周T细胞淋巴瘤(PTCLs)
研究状态:临床I期

F0002-ADC由人鼠嵌合抗CD30单克隆抗体,通过连接子SMCC与DM1偶联而成。

DM1是一种美登素类生物碱,属于微管蛋白抑制剂类,SMCC是一种不可切割的硫醚连接子。

采用这类连接子的ADC更加稳定,但不能发挥“旁观者效应”,杀伤力不如含可切割连接子的ADC(“连接子类型”、“旁观者效应”解释,详见文末【拓展阅读】)。

2019年3月项目启动临床I期研究,初始适应症拟用于复发难治性CD30阳性血液肿瘤,2021年扩展用于复发难治性CD30阳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。目前,处于临床研究I期阶段。

2. CD30-LDM


原研:药生所(中国医学科学院/北京协和医学院)
靶点:CD30
抗体:嵌合抗CD30单克隆抗体
药物/有效载荷:力达霉素(LDM,lidamycin)
适应症:淋巴瘤
研究状态:临床前研究

CD30-LDM由中国医学科学院、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生物技术研究所开发,是一种由靶向CD30嵌合抗体和LDM偶联的新型ADC。

研究显示,CD30-LDM对HL和ALCL细胞系表现出高度细胞毒性,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和G2/M细胞周期停滞,显示出肿瘤靶向能力和抗肿瘤潜力,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,是治疗HL和ALCL的潜在候选药物,论文发表在2018年的《Molecular Oncology》杂志上。

LDM是一种烯二炔类抗肿瘤抗生素。已有研究表明,它可以诱导细胞损伤,包括细胞凋亡、细胞周期停滞和DNA双链断裂,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强大的杀伤作用和极强的细胞毒性。

目前,未见更多报道。

结语


这一期,我们认识了第二个上市的ADC——Adcetris®,它是第一个明确批准可作为一线治疗的ADC,出色的商业成绩也印证了它的临床疗效。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,第二代ADC优于第一代ADC,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。


下期,你想了解哪个已上市的ADC?


【拓展阅读】



1.连接子(linker)有哪些类型?

ADC的连接子分为两类:可切割型(可裂解,cleavable) 和不可切割型(不可裂解,non-cleavable)。

常见的可切割型连接子有腙类、二硫化物和二肽等,不可切割型连接子有马来酰亚胺(MC) 和硫醚键 (SMCC)连接子等。

采用可切割的连接子,可以产生“旁观者效应”,对肿瘤的杀伤效果更强,但对稳定性要求更高。

不可切割型连接子的稳定性更好,在血液循环过程中不会断裂,脱靶毒性更低。采用这类连接子的ADC被内化后,抗体部分被溶酶体蛋白酶降解,生成带有抗体氨基酸残基的降解产物,利用降解产物上的毒性药物发挥杀伤作用。

但由于降解产物的细胞膜通透性较差,通常不能发挥“旁观者效应”,杀伤效果不如采用了可切割连接子的ADC。

2.什么是ADC的“旁观者效应”(bystander killing)?

ADC对靶细胞周围细胞的杀伤作用。

整个过程就是,ADC被靶细胞内化,杀死肿瘤细胞后,肿瘤细胞瓦解,毒性药物穿透细胞膜,释放出来,把肿瘤细胞周围的细胞也杀死。

往期阅读


全球首款上市的抗体偶联药物(ADC):Mylotarg®


参考资料

1.Adcetris®说明书.FDA.

2.ADC药物2021年全球销售收入和竞争展望.医药魔方.2022年2月22日.

3.A novel enediyne-integrated antibody-drug conjugate shows promising antitumor efficacy against CD30lymphomas+.Mol Oncol. 2018 Mar;12(3):339-355.

4.其他.来自公开资料和官网。


* 推文用于传递知识,如有版权等疑问,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BiG生物创新社。

媒体PR: 17621909690商务合作: 18662346610


BiG生物创新社新建读者交流群,意在分享、交流纯粹的行业知识。进群请扫码添加小秘书微信,备注"姓名/昵称-企业/高校-具体研究领域/专业",此群仅限行业交流,非诚勿扰。


— THE END —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